巴蜀(四川和重庆)是我国石窟造像分布最广、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。根据国家文物局2020年专项调查,巴蜀的石窟寺及摩崖造像共有2850处,几乎占据了整个中国石窟的一半(全国共5986处)。然而,巴蜀石窟虽然历史悠久,艺术上独具特色,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为外界所知;它们分散在各地乡间,犹如“沉睡”在山野;它们面临被偷盗破坏的风险,只能靠兼职文管员的乡村老人来守护……
川籍摄影家、《中国国家地理》签约摄影师袁蓉荪,十余年如一日考察巴蜀各地大大小小的石窟,不仅用镜头记录了这些石窟的珍贵面貌,还与守护这些国宝的文管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。他这些年的寻找,悄然写就了一部石窟与人的珍贵纪实和历史。
巴蜀石窟缘何而来?有怎样的历史?巴蜀石窟在整个中国石窟中有怎样的地位和价值?这些石窟有哪些感人的故事?11月17日下午和晚上,我们邀请袁蓉荪老师做客浦东图书馆和上海上生新所·茑屋书店,围绕《巴蜀石窟:藏在乡野的中华文明》,分享他的创作经历与心路历程,讲述镜头里的巴蜀大地与石窟文明。
睏佛寺曾经的厨房里,文管员杨志明在佛龛前生火做饭 图源《巴蜀石窟》袁蓉荪摄
活动主题:我在巴蜀拍石窟:摄影家袁蓉荪的国宝寻访之路——《巴蜀石窟》书籍分享会
活动地点:上海上生新所 茑屋书店(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262号7号楼)
四川成都人,副研究馆员,《中国国家地理》签约摄影师,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文化专家库专家,中国摄影家协会、四川省摄影家协会、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,成都市摄影艺术家协会副主席。十多年来在巴蜀和全国各地寻访拍摄石窟造像,几乎走遍中国大江南北的石窟,专注石窟造像历史、文化和艺术的研究与传播,多次在北京、上海、成都等地举办以巴蜀石窟为主题的“空谷妙相”个人摄影展,受邀“一席”做巴蜀石窟演讲,石窟专题作品及专访发表于《中国摄影》《中国摄影家》《中国国家地理》《摄影世界》《南方人物周刊》《中华遗产》《文明》等刊物,出版《佛窟中国》《空谷妙相——时光里的中国佛窟》《巴蜀石窟:藏在乡野的中华文明》《空山——静寂中的巴蜀佛窟》等图书画册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